整個淺草寺的面積不大,快快走不用半個鐘頭就能走完,但人潮多到不行,而且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建築,有許多入口,在裡頭擠擠碰碰,加上各式各樣的新鮮玩意,很容易就讓人眼花撩亂神經失常,所以,進入之前一定要先有個概念,有5件事情一定得體驗,不然就遜掉了。
體驗一:清水洗滌
不管從哪個入口進入淺草寺,最重要的就是先去找到一個清洗的水池來把自己的手臉洗乾淨。 在早期,日本的寺廟一定依水而建,所有的人要進廟前一定都會在水邊把自己洗乾淨,既是尊敬、也是清涼身心靈。 隨著建築都市化與溪流地形變遷,現在許多寺廟邊不一定找得到溪流,但廟方都在鳥居山門入口或正殿入口邊設置流動水池,到這裡把自己洗一洗、漱漱口,人就清爽了起來,接下來不論膜拜或逛街也才比較輕鬆。
日本寺廟的清洗池邊都會放置幾個可愛的小水瓢,水瓢的用法是有規矩的。 很多人會拿著水瓢直接以口對著喝水漱口,這是不對的,也不衛生。 以慣用右手者為例,正確的方法是先用右手拿起水瓢舀一些水,接著倒在左手的手掌中,再以左手掌對口喝水、漱口或清洗,最後用水瓢中剩餘的一些水沿著右手掌往下倒,把自己用手拿過的地方也洗一洗,以方便下一個人使用,這樣才有禮貌。
體驗二:熏香
洗乾淨之後,接著要做的就是熏香。 淺草寺的香是以紙捆成一圈然後整束一起燃燒,在香爐中一束束插得頗有規矩。插香之後,接著要在香爐邊停留一會兒,把香往自己身上緩緩拍過來,頭痛拍頭、腳痛拍腳,讓這些香氣為自己祈福。
體驗三:正殿膜拜與抽籤
洗乾淨又熏完香氣後,接著就可以進入正殿膜拜,然後幫自己點根光明蠟燭或抽張好簽。 日本寺廟的正殿與台灣寺廟有些不同。 台灣寺廟的正殿中,人可以很近距離且很清楚的看見佛像,不過日本寺廟通常只能在一個圍起來區域外遠遠望著佛像,除非有特別需求與祈禱必要、並付出一定費用後才能進入此一範圍中,在裡頭由和尚帶著膜拜。
在這個區域外,有著必須付費的蠟燭與籤筒,幫自己或神明點根蠟燭,只要日幣50元,抽根韱則是日幣100元。 比較有趣的是抽籤。 在淺草寺抽籤不用擲筊杯,只要自己在籤筒旁投入日幣100元,接著就可以拿起籤筒晃一晃,然後抖出一支簽,再依著籤上號碼在一旁找到自己的簽,簽主題上都寫漢字,很容易就能看得懂。
淺草寺的簽分成好幾類,有大吉、吉、半吉、小吉、末吉、末小吉、兇等等幾類,抽到大吉或吉的,當然要好好保存,帶回家每天笑咪咪的一天看三回,抽到兇的,可就別呆呆的帶回家。 日本人很聰明,在寺廟中都會有一個結簽詩的架子,萬一抽到自己不喜歡的簽,就可以把它系在上頭留在廟裡。 沒辦法退貨,至少可以放棄,真的頗人性。
體驗四:吊祈福牌
除了抽籤點蠟燭,也可以幫自己買個禦守帶回家或買個祈福牌來吊在廟裡。 寺廟中有著許多這樣的販賣部,有著各式各樣的御守,有的祈求學業進步、有的祈求交通平安,幫自己買一個帶回家也不錯。 比較有趣的則是祈福牌。 祈福牌通常以木頭製成,買了之後可以在背面寫字,寫上自己的祈福內容與對象,然後掛在廟裡。 有趣的是,有些日本人除了幫自己祈福外,也順便祈求家裡的阿狗阿貓平平安安,乖乖聽話,非常可愛。
體驗五:看建築
做完這些祈福動作之後,接著就該好好觀賞淺草寺的建築囉! 淺草寺始建於公元628年。 當年一對槍前浜成與槍前竹成兄弟一起去打漁,結果網子裡突然撈出一塊木頭,但卻一尾魚都沒有,兄弟們把木頭丟回水里,再次下網,結果等了半天,撈起來的還是那塊木頭。 連續3次之後,這對兄弟才仔細端詳這塊木頭,終於發現原來這是座觀音雕像,而淺草寺也就由這木頭觀音雕像的奉祀慢慢興起。
在以往,日本幾乎都是木頭建築,加上東京地區氣候乾燥,大火往往一發不可收拾,淺草寺也因此多次歷經燒毀重建,規模也逐漸擴大。 最慘的是在二次大戰時的美軍轟炸中幾乎被夷為平地。 現今的淺草寺大多是後來依著原式樣以鋼筋水泥結構蓋起,並利用各種材質與色彩來維持其古樸的感覺。
目前最有看頭的建築以二天門為主。 二天門是僥倖逃過多次大火與轟炸的古老建築,建於1618年的江戶時代,當時主要作為位於日光德川家康家廟東照宮的“隨身門”,樣式古樸斑駁,很有味道。 特別門邊兩座門神鵰像,右邊嘴巴微微張開、左邊嘴巴緊閉,剛好是日本語50音中第一個字與最後一個字的嘴型,頗有意思。
草寺大多是後來依著原式樣以鋼筋水泥結構蓋起,並利用各種材質與色彩來維持其古樸的感覺。
目前最有看頭的建築以二天門為主。 二天門是僥倖逃過多次大火與轟炸的古老建築,建於1618年的江戶時代,當時主要作為位於日光德川家康家廟東照宮的“隨身門”,樣式古樸斑駁,很有味道。 特別門邊兩座門神鵰像,右邊嘴巴微微張開、左邊嘴巴緊閉,剛好是日本語50音中第一個字與最後一個字的嘴型,頗有意思。